泉州安平桥

8 0 2024-04-16
泉州为何会有洛阳桥?洛阳的洛阳桥,又叫天津桥,它是洛阳洛河上第一座现代大型桥梁,建于1955年,洛阳桥连接洛河北的定鼎路和洛河南的龙门大道,1982年、2010年又先后两次增建新桥,现已成为洛阳市沟通洛河两岸的重要桥梁。这座洛阳桥见证了洛阳这座城市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化,在洛阳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

泉州为何会有洛阳桥?

洛阳的洛阳桥,又叫天津桥,它是洛阳洛河上第一座现代大型桥梁,建于1955年,洛阳桥连接洛河北的定鼎路和洛河南的龙门大道,1982年、2010年又先后两次增建新桥,现已成为洛阳市沟通洛河两岸的重要桥梁。

这座洛阳桥见证了洛阳这座城市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化,在洛阳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前期,它都是洛阳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洛阳人心目中的一座功臣桥。

然而泉州的洛阳桥知名度却更高,因为它是一座宋代的古桥,也是世界上第一座跨海大桥,它横跨于泉州洛阳江的入海口,这就是泉州的洛阳桥,又称万安桥。该桥始建于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历时六年零八个月,在宋仁宗嘉祐四年(1060年)竣工。该桥长834米,宽7米,计有四十七个桥孔,保存至今的洛阳桥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的规模。

泉州安平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洛阳桥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一个在福建泉州建造的桥,为什么以远在1700公里外的洛阳为名呢?这是因为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来到福建泉州,据《书影》记载:

“望洛山在德清县,晋洛中人永嘉中过江,每升此山望洛,故名。”

泉州安平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也就是说从洛阳附近迁徙过来的人们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因此也就有了洛阳江,横跨在洛阳江入海口的这座古桥也就叫洛阳桥了。因这里的一个渡口叫万安渡,这座桥也被称为万安桥。


中原大规模南迁共有三次,第一次汉武帝时期因闽地起义骚乱多,汉武帝下令将闽越人北迁江淮地区,也就是现在江苏安徽等地,并且沿途分段安置,将中原河洛为主的百姓南迁,接下来就是众人所知的衣冠南渡和五胡乱华了。北人南迁到陌生的地方首先要找水源,所以就在丰州沿江和洛阳镇沿江而栖,为了不忘祖先之地,他们将所栖的江取名晋江和洛江,是为纪念祖先是晋朝时期从河南洛阳迁来,居住的地方就叫洛阳,蔡襄建桥引自这段历史,所以叫洛阳桥。当然,这是有姻缘的。

泉州安平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洛阳桥原名为“万安桥”,改名“洛阳桥”有两种说法:

一是唐宋时期北方战乱频仍,社会动荡,大批中原人纷纷背井离乡,南来谋生迁移至此,因思念故乡,又见此地的山川地势颇似故都洛阳,于是便取名为洛阳,古镇叫做洛阳镇,桥也改称洛阳桥,此江也称为洛阳江。

一是说当年外出谋生的人在洛阳江渡口登船出海,赴南洋及世界各地过番,称此地为“落洋”,以后因谐音转化为“洛阳”。

洛阳桥位于今泉州市洛江区。北宋皇祐年间由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它是我国著名的巨型海港梁式多孔大石桥,开创了在海港建设大石桥的先河。

洛阳桥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洛阳桥的建造,是对世界桥梁科学的一大贡献。其首创的“筏形基础”和“种砺固基法”在全世界史无前例地解决了建造大型石桥的基础工程,九百多年前就率先建成了一座长三百六十丈、宽一丈五尺,在全国堪称第一的海港大石桥,而且一直保留到今天,成了泉州人民的骄傲。

洛阳桥的建立同时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基础。千百年之前,因为海上贸易的频繁,洛阳镇也是商贸繁华、人声鼎沸,经济的活跃带动了文化的进步,洛阳古镇上中原河洛文化、在地文化、外来文化相互融合创新,形成为独树一帜的多元文化体系,也成为闽南文化的起源之地。现在在洛阳古镇还保留着众多海丝文化遗迹,并成为泉州海丝申遗的遗产点之一。

目前洛阳古镇正在进行文化复兴改造***,在立足洛阳桥、传承洛阳镇本地文化的同时,也在积极尝试创新融合,为发扬海丝和古镇文化提供新的渠道和方向,目前也已取得了不小的进展,欢迎大家关注。

优岳答题,不偏不倚。

古都洛阳在河南,并没有一座桥被命名为“洛阳桥”,真正的洛阳桥在泉州台商投资区的洛阳镇,因为在洛阳镇所以叫“洛阳桥”,洛阳桥好什么那么出名,因为它是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

泉州洛阳桥始建于宋朝1053年,1059年建成,历时6年,由当时泉州郡守宋代大书法家蔡襄倡导兴建的,桥长834米,宽7米,设桥墩4座,全桥均才用巨大花岗岩石块和石板条砌成,是当时最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称它为“中国古代桥梁的状元”。

聪明的古人在建桥时,将桥墩建成船型,两头呈Ⅴ型,这样桥墩受海水海潮的冲击就小了,为了给桥墩加固,智慧的人们在桥墩上种植海蛎,海蛎的生长,用坚硬的壳把石头连成一片,就像现在在石缝中灌注水泥一个道理。桥的两侧安装石栏杆,杆柱上有精美的石狮子和石莲花,桥两端处建有石龛、石塔,桥南端建有寺庙和碑文纪念记载建桥及历代修缮的人和事,桥北端有1996年建成的蔡襄雕像,高12米。

关注优岳,共享更多精彩问答。

洛阳桥原名叫万安桥。当时这个地方叫万安渡头,是个古渡,古官称泉州府38都万安铺,古时有位皇帝到这里游玩,看到眼前的景象写了一对子:江南平地起高山,山川锦绣似洛阳。现在的洛江区万安桥南的古官称就是“泉州府晋江38都万安铺洛阳”。古时整个江面海域地都是现在的洛江桥南社区的。有历史可鉴。

为什么要建安平桥?

安平桥是我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又被称为五里桥,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安海镇。该桥始建于南宋时期,耗时14年才完成。安平桥的建造原因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地百姓的交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在古代,安海镇是商贸重地,但是当地的交通十分不便,只有一条小路可以通过,货物运输十分困难。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当地官员和百姓决定修建一座大桥,这就是安平桥。安平桥的建成使得当地的交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商贸活动也变得更加便利,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此外,安平桥也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之一,它的建造技术和美学价值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泉州洛阳桥或安平桥,有什么特点?

洛阳桥

牡蛎法固定桥墩。

由于该桥所处地段濒临洛阳江入海口,潮水涨落造成的水头冲击力很大,靠石块自重来达到桥墩的稳定是非常困难的。这座桥***用植蛎固基的作法,先在江底沿桥中线抛石块,建造筏形基础,植入牡蛎,通过牡蛎无孔不入的繁殖,把分散的石块胶固成整体,以作为桥的基础,然后在稳固的基础上再用大石块砌出四十六座桥墩,上放巨大石梁,然后铺石板。

安平桥

桥墩用花岗岩条石横直交错叠砌而成,有3种不同形式:长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单边船形一端成尖状,另一端为方形,设于较缓的港道地方;双边船形墩,两端成尖状,便于排水,设在水流较急而较宽的主要港道。

自己结合吧!

晋江五里桥风景介绍?

泉州五里桥,又称“安平桥”、“西桥”,位于福建省晋江安海镇西畔,是横跨安海镇和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面上的一座中式古代长桥,桥上刻着“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对联,为中国古代第一长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驰名海内外,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江五里桥是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是一个集美食、文化、历史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风景区。

五里桥景区坐落于晋江市西南部枫林镇境内,南接参茸村,北距夏涵潭约500米,被延平古驿道南北穿行。景区以“桥”为特色,包括了五里长桥、粟嘉淙、驿台营、吴家巷等多个景点。其中,五里长桥更是五里桥景区的代表性建筑,也是福建省的名胜之一。五里长桥是一座全长约15公里的风景桥,一直延伸到达夏涵潭,穿行于五通七跨之间,跨越学士、边响、李叔同、吴潜、杨昌济、俞樾等历史名人曾经行走过的古道上。

景区内还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如延平古驿站、博物馆,吴家巷口记和湖滨两岸的各种风味小吃,包括了福建特色美食如牛肉丸、奄仔火煞和金***的萝卜饼等等。此外,景区内还有许多优美的自然景观,如绿树成荫的环境、清澈的溪水和奇特的岩石地貌等,旅游者可以在这里欣赏到自然的美景,享受放松的时光。

总的来说,晋江五里桥风景区是一个集自然、文化和美食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点,是前往福建休闲旅游的绝佳去处。

晋江五里桥风景,位于福建省晋江市的安海镇,安海古称安平,桥因此得名,因桥长五里,又称它为"五里桥"。

安平桥是用花岗岩和沙石构筑的梁式石桥,横跨晋江安海和南安水头两重镇的海滩,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前后历经13年建成。

安平桥(五里桥)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五里桥,在晋江安海与南安水头交界海湾上。宋绍兴八年(1138年)始建,十三年后建成。 它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全桥长2255米,宽3-3.8米,桥墩361座,桥上有水心亭、楼亭、中亭、雨亭、宫亭等五座。桥东头有白塔,高22米,五层六角空心砖塔,外涂抹白灰。高塔长桥,相映成趣。

1 晋江五里桥是一处很美的风景区,值得去一游。
2 因为这里的河流、山川和林木都非常优美,可以欣赏到很多自然美景,同时还有一些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地方文化氛围。
3 在这里可以漫步赏景、低头观水、在岩洞内探寻、登高远眺等多种活动,尤其是在赏红叶季节,景色更加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