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会馆

4 0 2024-05-09
福州原名?福州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汉高祖五年,越王勾践后裔无诸在此筑城建都,称为“冶城”。唐开元十三年因“州北有福山”,始称“福州”。历代以来它有许多别称。例如,叫闽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个郡。七年后又增设四个郡,其中福建叫闽中,治所在福州,所以古人广义上称福建为闽……

福州原名?

福州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汉高祖五年,越王勾践后裔无诸在此筑城建都,称为“冶城”。唐***十三年因“州北有福山”,始称“福州”。

历代以来它有许多别称。例如,叫闽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个郡。七年后又增设四个郡,其中福建叫闽中,治所在福州,所以古人广义上称福建为闽中,而狭义上则称福州为闽中。唐朝著名诗人杜苟鹤,他旅居福州时留有一首描写福州秋天的诗,“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题目就叫《闽中秋思》。

还有叫晋安,魏晋南北朝时,晋人纷纷避战乱从中原入闽,始称八姓人闽,不少望族定居于福州今东门晋安河两岸,故此时福州别称晋安。

三山会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福州叫“三山”,是唐末五代,福州城范围进一步扩大,把屏山、乌山、于山圈人城内,故此后福州便有“三山”之别称。如今海外福州籍华侨聚集地行会组织仍称“三山会馆”。

历史是福州称“长乐”,是公元933年,开闽始祖王审知死后,他的儿子王延钧在福州称帝,国号“闽”,改福州为“长乐”,所以这一历史时期的“长乐”不是指今天的长乐市,而是指福州。还有之所以叫福州,因为“州北有福山”,据说“福山”就是长乐的董奉山。

福州叫“凤城”,是地理学家郭璞为福州勘察新城时,并作《迁城记》,文中对福州的地形作了这样的描述:“其城形状,如鸾如凤,气势盘肇,遇兵不乱,遇荒不掠,逢灾不染,其甲子满。”就把福州比作“凤城”,而凤鸟则是吉祥之象征,因此说福州是个福祥之城,

三山会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闽州改名为福州,福州之名肇始。中唐以后,福州的经济和文化教育大幅进步。中晚唐中原动荡,北方***持续移民入闽。879年,福州城一度被黄巢军队攻占。893年(景福元年)王潮、王审知的光、寿州军占领了福州,并以福州为据点统一了福建,开创闽国,并带来中原移民潮,被称作“十八姓从王”。

909年(开平三年),王审知建立闽国、定都福州。945年闽国被南唐所灭,947年吴越击败军阀李仁达而控制了福州。福州:辖闽、侯官、长乐、连江、长溪、福清、古田、永泰、闽清、永贞、宁德等十一县。

明清时期会馆产生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明清时期会馆的产生和作用,主要和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的。虽然在明清之前也存在类似一些会馆的组织,但是和明清时期的会馆相比那真是差距很大。所以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会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会馆组织,起到了联络乡谊,互通信息等多方面的功能。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会馆的情况。

三山会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清时期会馆的产生,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给各地区京城或省城参加科举考试的同乡人,提供一个休息的地方。大家知道,古代科举考试一般有三场最重要的,分别是院试(考秀才)、乡试(考举人)、会试(考进士),这其中的二场要去省城或者京城去赶考的。

古代的交通也不发达,去省城或京城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交通也非常辛苦,有事路上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甚至有人在路上生病去世的。而且这些参加考试的人到了省城或京城后,也是人生地不熟,身上带的钱,在路上也花了不少了,如果找一间客栈住宿那花费的更多,很多的的士子可能都无法承担了,要借***才可以。

所以当时有很多朝廷官员和商人考虑到这一情况,就集体出资为本省来参加考试的士子建了会馆,一方面用优惠的价格提供给这些士子住宿饮食,另一方面给他们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比如今年的主考官、副主考官是谁,有什么特点等等。这对于进京赶考的士子来说真的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有助于他们能够安心参加考试。如果能够考上,他们自然是不会忘记会馆的好的,以后必然会回馈给的。

会馆的产生主要是朝廷官员和一些有钱的商人一起集资修建的,它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一方面是给赶考的同乡提供一个落脚点和交流信息的地方,最主要的则是笼络感情,为以后自己在朝中的发展培养势力打下基础。

在古代官员之间除了师生关系之外,还比较看重的就是这个同乡之谊了。有很多官员在朝中做了***后,为了培养自己的势力,会提拔自己的同乡,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另外就是会馆给大家提供一个感情和信息交流的平台,这也非常重要的。所以很多朝廷官员每逢节日都喜欢去同乡会馆大摆宴席,笼络同乡。在一个充满乡音的环境,心情也会很舒畅的。而且即使在京城遇到什么困难,去同乡会馆寻求帮助,很多同乡也会帮助的。大家相互扶持,相互帮衬,这也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地域利益集团。有时也会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