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封禅大典

14 0 2024-04-11
秦始皇封禅泰山原文?夫正位北辰,向明南面,所以运天枢,毓黎献者,何尝不经道纬德,以勒皇迹者哉?《绿图》曰∶“氵单々噅々,棼棼雉雉,万物尽化。”言至德所被也。《丹书》曰∶“义胜欲则从,欲胜义则凶。”戒慎之至也。则戒慎以崇其德,至德以凝其化,七十有二君,所以封禅矣。  昔黄帝神灵,克膺鸿瑞,勒功乔岳,铸鼎荆山。大舜……

秦始皇封禅泰山原文?

夫正位北辰,向明南面,所以运天枢,毓黎献者,何尝不经道纬德,以勒皇迹者哉?《绿图》曰∶“氵单々噅々,棼棼雉雉,万物尽化。”言至德所被也。《丹书》曰∶“义胜欲则从,欲胜义则凶。”戒慎之至也。则戒慎以崇其德,至德以凝其化,七十有二君,所以封禅矣。

  昔黄帝神灵,克膺鸿瑞,勒功乔岳,铸鼎荆山。大舜巡岳,显乎《虞典》。成康封禅,闻之《乐纬》。及齐桓之霸,爰窥王迹,夷吾谲谏,拒以怪物。固知玉牒金镂,专在帝皇也。然则西鹣东鲽,南茅北黍,空谈非征,勋德而已。是以史迁八书,明述封禅者,固禋祀之殊礼,铭号之秘祝,祀天之壮观矣。

回答:《秦泰山刻石》,其刻辞文 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廿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

泰山封禅大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亲巡远黎,登兹泰山,周览东极。

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颂功德。

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泰山封禅大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义休明,垂于后世,顺承勿革。

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

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

泰山封禅大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

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

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计一百四十四字。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二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登于峄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

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

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著经记。

作为古代帝王最高荣耀的“泰山封禅”,为何后来几个王朝不再进行?

传说,***开天辟地,最后轰然倒下,身体化作了山川大地,其中头化作了泰山,四肢、躯干则化成了其它山四岳,河流等,泰山由***头颅而来,万物由头开始,头起到支配作用,由此彰显出不同于其它的特殊地位。

对于封禅来说,自古有之。根据张守节对《史记》中记载的解释,"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而封禅之礼久矣,齐桓公时的宰相管仲曾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由此可见,在上古时代就有封泰山的习俗,只不过封泰山之人都不是一般的凡人,而是受命于天,成绩卓著的天下君主。

汉代班固《 白虎通义 》说:"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五经通义 》曰:" 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由此可见,封禅泰山是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和定义的,他是昭示君王受命于天而统治万物,要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上天和天下黎民,自己统治的正当性。当然,除此之外,自己的政绩也是要有非常之功,要向上天进行一次述职,功德不够的君王如何有脸面向上天报告呢?

历史上有记载的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的君王有,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秦皇扫六国虎视何雄哉”,作为封建王朝的第一位皇帝,自感功绩伟大所以举行封禅大典。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作为一代雄主,北逐匈奴,威风八面,开疆扩土,功绩了得。公元56年汉光武帝,建立东汉,结束王莽篡政,功绩卓著。公元665年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先后灭西突厥、百济、高句丽,创建了最大的唐朝版图。公元726年唐玄宗让唐朝重回盛世,自感荣光无限而举行封禅大典。1008年宋真宗也进行了封禅,其后再无皇帝进行过封禅大典。

对于封禅这件事,如果真从皇帝、炎帝等三皇五帝算上,到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等算上,个个都是有着了不起的功绩的君王,其统治的时期要么是发生了改朝换代,江山易主,一统全国;要么就是封狼居胥,开疆扩土;要么就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国家繁荣。而宋真宗的治下,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大宋一朝,崇文弃武,倍受外族侵扰,宋真宗时被迫与辽国签订了《 澶渊之盟》,交纳岁币于人,屈辱无它。而当时的大臣王钦若为了讨好真宗而献计泰山封禅,为此真宗还向当时的宰相王旦行贿,让他不要反对此事,最终成行,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而后的皇帝常常以此为耻,认为宋真宗的行为严重亵渎了神圣的封禅之仪,拉低了封禅的规格,再不愿与此为伍,便不再有皇帝进行封禅大典了。